<span id="9dl2d"></span>
  • <th id="9dl2d"></th>

    1. <dd id="9dl2d"></dd>

      <tbody id="9dl2d"><noscript id="9dl2d"></noscript></tbody>
    2. 回購的意義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桂浩明2023-11-04 07:05

      桂浩明

      A股市場股份回購最早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大規模開展則是2015年以后的事情。

      2015年股市發生“異常波動”,一度出現“千股跌?!?,市場流動性風險凸現。此時有相當數量的上市公司宣布回購股份,雖然投入金額與股票市值相比,有點微不足道,但對于提升市場人氣,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因此監管部門對此非常鼓勵。

      上市公司回購股票,主要是為了穩定股價,回購時常用的一句話就是“彰顯企業對發展的信心”?,F在股票回購在市場上經常出現,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上市公司拿出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的資金用于回購股票并予以注銷。這類公司一般屬于傳統產業,本身業績比較好,手中有大量的現金,股價又比較低,而股息率則很高。由于短期沒有成熟的投資項目,資金閑置。這樣的公司回購股票,有利于改善財務結構,優化資金配置,也具有利潤分配的某些特征。

      受制于市場大盤走勢,加上回購的數量不是非常大,回購對二級市場實際影響還是較為有限的?,F在不少人提到海外市場上市公司回購股票推動股價節節上升的案例,而這些案例回購股票的數量非常大,通常會占到公司發行在外股本的2%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否則很難拉高股價。而實際上,真正這樣做的公司也是個別的。

      另外一種形式則是將回購的股票用于公司內部股權激勵。在最新的《公司法》修訂稿中將這類操作的審批權交給了公司董事會,使得獲準手續相對簡單,這也導致了這種形式的回購大量出現。

      這種回購更像是公司員工股權激勵股票的一種獲得形式,它不同于增發股份,沒有導致公司股本擴張,但因為在二級市場買入股票,會增加公司的現金開支。從財務角度來說,對公司一般不會產生直接的積極作用,但對二級市場股價有一定的正面拉動作用。

      最近出現了一些反對此類回購的聲音,因為在不少投資者看來,這種回購其實就是公司變相給員工發獎金而已。盡管股權激勵存在一定的限制性條件,從長遠來看對企業的發展還是會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但股權激勵會帶來相應的限售股,到期解禁又會給市場帶來壓力。因此,這種形式的回購,市場反響不是很好,也很少有人把它與穩定股價的作用緊密聯系起來。

      近期A股低迷,不少社會輿論呼吁上市公司出手回購穩定市場,監管部門對此也高度重視。目前已經有幾百家上市公司提出回購計劃,按回購金額上限計算,總量已經超過1000億元,是A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回購潮。

      上市公司大舉回購,在扭轉市場恐慌心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投資者對此也非常支持,視之為當前市場的重要利好。當然,要從根本上改變股市的疲弱走勢,光靠上市公司進行數量有限的回購是不現實的,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發揮作用。

      回購的真正意義在于提高市場信心,緩解流動性風險,至于能否改變股票走勢,還應該冷靜分析,客觀評判,不宜盲目拔高。

      責任編輯: 王智佳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小说图片区综合在线,日本公厕撒尿高清视频,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网站,少妇自慰毛多水多

        <span id="9dl2d"></span>
      • <th id="9dl2d"></th>

        1. <dd id="9dl2d"></dd>

          <tbody id="9dl2d"><noscript id="9dl2d"></noscript></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