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以來,棉花期貨持續下跌。期貨日報記者發現,這兩年隨著新棉上市,棉花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今年棉花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中信建投期貨棉花分析師吳新揚告訴記者,當前皮棉端的供需逐漸轉為寬松。政策調控下,內地市場皮棉供應增加,儲備棉持續投放、滑準稅配額發放帶來進口棉增量,同時棉紗端的負反饋不斷傳導,在棉紗的高庫存壓力下,棉紗價格持續走弱,導致紡紗延續虧損,進而降低紗廠開工負荷,降低棉花直接消費需求,供需呈現雙弱局面。
另外,新年度伊始,儲備棉每交易日掛牌量從1.2萬噸升至2萬噸,疊加75萬噸滑準稅進口配額發放至企業以及10月份繼續拋儲預期,市場上棉花供給由偏緊轉向寬松。
“新棉上市初期,軋花廠收購謹慎,棉農挺價,雙方僵持下鄭棉高位小幅波動,隨著‘限貸’傳聞的流出以及蛋棉水分偏高不易儲存等,籽棉收購價格松動回落,鄭棉大幅走跌。盡管市場預期新疆棉減產幅度或超之前預期,但交易邏輯已由供給端轉向需求端。10月份,鄭棉主力合約下跌已超2000元/噸?!焙霕I期貨棉花高級分析師王曉蓓說。
記者從棉花貿易商處也得到了印證,新疆地區的一位棉花貿易商告訴記者,今年籽棉交售市場呈現高開低走的走勢。相較于去年5.2—6.2元/公斤的價格,本年度新疆大部分地區開秤價格在7.7—8.1元/公斤,但實際成交相對有限?!俺山挥邢薜闹饕蛟谟诿揶r和軋花廠的博弈。期現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與此同時,軋花廠也在不斷下調籽棉收購價格以降低固化新年度的皮棉成本中樞,同時隨著籽棉收購價下降,潛在套保壓力位下移,進一步刺激盤面和籽棉市場形成相互之間的負反饋?!痹撡Q易人士說。
對于近期價格的持續下跌,在吳新揚看來,供應端偏利多的搶收預期被證偽。在籽棉收購資金監管下,國慶節期間籽棉價格平穩運行。在皮棉供需呈現雙弱之際,部分軋花廠爭搶新花上市時期供應上量后銷售的流動性,提前預售或套保,進一步與籽棉價格形成相互踩踏。
當前國內供需情況如何?吳新揚認為,當前國內皮棉市場偏寬松,隨著新花上市,紗廠開工下降,若下游大量棉紗庫存未被有效消化,寬松形勢還將延續。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當前紡織企業新增訂單稀缺,產銷虧損,開機率下滑,但成品庫存并沒有出現相應的下降趨勢,尤其是紗線,當前統計在內的社會庫存不斷創新高,而且在整個終端需求疲軟的情況下,短期內很難有效去庫存。就目前情況來看,近一段時間這種偏弱的基本面難以改善。
目前國內棉花供給較為充足,但下游需求方面卻表現不佳,這是棉花持續低迷的原因?!皬募啅S和布廠的開工負荷來看,‘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沒有到來,兩者開工負荷指數在9、10月份相比之前并沒有明顯的提升,且紗廠和布廠的產成品庫存越來越多。近日鄭棉大跌,棉紗價格不斷下調,貿易商出貨意愿較強,部分紗廠出現拋貨現象,但整體成交一般,下游紗廠訂單更加稀少?!蓖鯐脏镎f。
國際棉花情況如何?據了解,10月下旬以來,美國得州局部地區氣溫持續下降且持續時間較長,中南棉區等多地遭遇降雨,氣溫明顯下降,不僅導致籽棉質量下滑,還嚴重影響了收割進度。但是,全球經濟恢復速度影響了棉花的消費需求。截至10月19日當周,美棉簽約出口總量為140.3萬噸,同比下滑28%。從東南亞地區紗廠開機情況來看,并沒有明顯的旺季特征,且開機率出現下降勢頭的時間較往年有所提前。
關于當前棉花的交易邏輯,吳新揚認為,目前棉花市場以需求情況為定價導向,市場將焦點放在棉紗庫存上。短期市場焦點在于新花定價上。下游疲軟導致的棉花需求流動性收緊,會進一步降低軋花廠和農發行的風險偏好,產業鏈負反饋傳導下,籽棉價格還有進一步走弱可能。同時上方受制于套保壓力,反彈乏力。新花定價完成后,市場運行焦點將集中在棉紗高庫存上。前期囤貨質押的棉紗貿易商逐漸來到資金兌現時刻,因下游訂單恢復有限,拋售壓力增大,進一步降低對原料棉花價格的支撐。
北疆可收購籽棉余量已不多,隨著近日鄭棉大跌,籽棉收購價略有回落。南疆籽棉收購價也有所下跌,主流收購價7.3—7.4元/公斤,棉農交售意愿較強?!爱斍懊揶r和壓榨廠博弈力量有所下降,市場更加關注需求端的變化,預計偏弱振蕩為主。另外,市場對儲備棉停拍以及收儲較為關注,不排除后期因政策等原因而快速向上波動?!蓖鯐脏镎f。
吳新揚認為,隨著近期籽棉價格反彈,交售量放大,倒掛的軋花廠成本可能逐漸成為11月后基差收斂的動力。隨著新花定價完成,需求端成為盤面利空點,壓力增大。中長期來看,市場仍面臨外貿訂單恢復的可能性以及定價權向供應端的切換。一是美國服裝面料市場主動補庫帶來產業鏈訂單恢復。二是儲備棉拋儲輪出持續,加劇后期收儲預期,國內棉花直接消費面臨紗廠產能投放的支撐,市場在2024年5月后繼續關注新疆棉花種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