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0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與此同時,我國科技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大國。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海合會經貿合作論壇之產業投資和金融合作分論壇上,國科嘉和董事長王戈就當下科技投資的現狀做了分享。
他指出,今天的中國進入到了經濟發展成熟的黃金期,工資水平、消費水平、儲蓄和投資水平都進入了互相追趕式的螺旋增長。這個過程中,要素成本不斷增加,從“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的躍遷迫在眉睫,科技競爭成為未來十年大國競爭的關鍵所在。從投資角度而言,要加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技術資本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和經濟利益共贏。
抓住時代機遇加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科技競爭不是單一技術的突破,而是多個領域、多項技術的持續突破和共同推動。作為“技術資本”,國科嘉和將繼續面向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如產業數字化、商業航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創新藥、醫療器械與耗材等領域,布局科技成果轉化優質項目及具有高增長勢頭、高技術壁壘的成長期高新技術企業。
王戈重點強調了以下幾個投資方向:第一,產業數字化:提升效率與效益,關注應用場景落地。產業數字化是社會治理現代化改革的抓手,主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提高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F代信息技術對經濟發展具有獨特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產業數字化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通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第二,商業航天:供需兩端發力,下游商業需求激增。商業航天是國家的重點發展產業,規模龐大,未來二十年為高速增長期。投資將聚焦運載火箭、衛星及航天器、測控數傳、地面應用等領域。
第三,清潔能源:市場需求急劇增長,帶動技術創新發展。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已達到1.5萬億美元,占全球總投資的40%。其中,我國清潔能源投資占比超過30%,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隨著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逐步落實,清潔能源的發展已成為我國能源轉型的重點,這一大環境下,我國清潔能源規模飛速增長帶來很多機會。
第四,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集國產化之力邁向智能時代。未來三到五年,重點關注無人駕駛與具體場景相結合,如無人礦山、無人卡口、機場、碼頭、貨運、植物園等限制條件下封閉場景的應用落地;以及底層汽車動力芯片、智能駕駛艙等部分。
第五,創新藥:抓住人口規模巨大的市場優勢。中國生物醫藥行業通過過去十余年間跟隨型仿制創新藥研發生產的積累,已快速拉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整個產業在發展中不斷夯實產業基礎,支撐未來原研藥的研發,也是值得關注的方向。
第六,醫療器械與耗材:市場出現新增長曲線,競爭要素是技術創新。醫療器械是基座,雖然未必有如生物醫藥般的爆發力,但是相對穩定,風險偏低。未來三年將持續看好高端醫療裝備、科研試劑、耗材等領域。
技術資本賦能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和經濟利益共贏
技術資本為科技創新與科創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引擎。不同于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技術資本強調的是對于所投高科技企業的技術賦能,通過技術外溢來促進當前產業發展。
國內過去20多年,中國私募股權行業越來越細分,產業資本、金融資本、技術資本也在不斷演化和裂變。王戈認為,總體來看,技術資本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具備技術資本整合能力和對技術發展的判斷能力,以技術為先導,強調對于所投高科技企業的技術賦能。
一方面,技術資本通過提供風險投資和股權融資等方式,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還幫助科技企業研發新技術、推出新產品,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商業化;另一方面,技術資本為科技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資源投入到科技創新領域。
“未來,我們希望持續發揮技術資本的優勢,加大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合會成員國企業的投資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進一步推動科技‘一帶一路’,加強與海合會成員國在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未來重點領域的前瞻性科技合作,共建科研合作與資源共享平臺,通過豐富的市場資本的導入為海合會成員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三鏈深度融合,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和經濟利益共贏?!蓖醺暾f。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