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北京海淀區(qū)永豐地塊成功出讓,成交總價89.01億元,摘得海淀“地王”,成交樓面價54643元/㎡,溢價率3.5%,銷售指導價9萬元/㎡。
據悉,該地塊為第二次出讓,此前于2016年12月由北京萬科59億元拿下。時隔八年,該地塊再度上市,出讓條件有所改變:不再需要企業(yè)自持,而是地價達到上限后轉為現(xiàn)場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同時掛牌價格和地塊合理上限價格也大幅增長,幾乎達到翻倍水平。
近期,杭州、上海、廣州、青島、南京等多地土地市場回溫。
對于下半年土地市場趨勢,業(yè)內人士預計,在新房市場信心尚未明顯修復前,土地市場點狀高熱、分化加劇現(xiàn)象短期仍將延續(xù)。
北京海淀“地王”89.01億成交
7月25日,北京海淀區(qū)西北旺鎮(zhèn)永豐產業(yè)基地(新)H地塊HD00-0401-0120、0132、0162地塊二類城鎮(zhèn)住宅用地、零售商業(yè)用地成功出讓,地塊總用地面積約8.56萬㎡,規(guī)劃建筑總面積約16.3萬㎡,總起價86億元,競價階梯4300萬元/㎡,采用“限地價+搖號”方式出讓。
該地塊由三宗小地塊組成,其中,HD00-0401-0120地塊為R2二類居住用地,用地面積51178.061㎡,地上建筑規(guī)模102356.12㎡,容積率2,限制高度36米。
HD00-0401-0132為R2二類居住用地,用地面積27581.838㎡,地上建筑規(guī)模46889.12㎡,容積率1.7,限制高度36米。
HD00-0401-0162為零售商業(yè)用地,用地面積6824.673㎡,地上建筑規(guī)模13649.35㎡。
地塊總地價上限103.2億元。銷售指導價根據成交溢價率來算:如溢價率小于15%,銷售指導價則為9萬元/㎡;如溢價率大于15%小于20%,銷售指導價則為9.3萬元/㎡,上下浮動8%。
據了解,此次共有中海、海開、保利和建工聯(lián)合體3家競買人參與競拍,最終,經過3輪線上報價、5輪現(xiàn)場報價,由保利和建工聯(lián)合體以總價89.01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54643元/㎡,溢價率3.5%。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負責人張凱指出,該地塊此前于2016年12月1日由北京萬科59億元拿下,萬科有意將該地塊打造為翡翠書院,也是萬科響應政府推動“租售并舉”的全新嘗試,即只租不售,由于全自持導致收益低且資金回籠速度較慢,萬科曾提出周邊企業(yè)眾籌方案來應對難題,但隨著房地產金融監(jiān)管收緊,調控政策趨嚴,周邊企業(yè)參與積極性有限,萬科最終不得不折價退地。時隔八年,該地塊再度上市,出讓條件有所改變:不再需要企業(yè)自持,而是地價達到上限后轉為現(xiàn)場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同時掛牌價格和地塊合理上限價格也大幅增長,幾乎達到翻倍水平。
張凱表示,由于今年上半年北京海淀區(qū)永豐板塊已有三宗地塊入市,且周邊在售項目仍有庫存,同時地塊總價較高,所以沒有出現(xiàn)激烈爭搶的局面,僅有3家企業(yè)參與競拍。
多城市土地市場回溫
近期,多城市土地市場回溫。
7月23日,杭州兩宗涉宅用地高溢價成交,分別位于上城區(qū)城東新城板塊和臨平新城數字商貿城單元板塊,分別經過43輪和46輪競價成交,溢價率分別為22.6%和59.2%。
7月9日,上海迎來新政后首次土拍,其中有兩宗地高溢價成交,楊浦區(qū)平涼地塊經過60輪競價成交,溢價率為21.18%;楊浦區(qū)長白地塊經過79輪競價成交,溢價率17.12%。
6月25日,廣州荔灣區(qū)鶴洞路以南AF040134地塊實現(xiàn)今年以來首宗地塊溢價成交;
6月20日,青島嶗山區(qū)王家村35號地塊競價364輪,成交樓面價達39516元/㎡,刷新了青島樓面價紀錄;
6月19日,南京NO.2024G11地塊競價47輪,成交樓面價43888元/㎡,位居南京歷史第二位。
對于下半年土地市場趨勢,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jiān)陳文靜認為,對于核心區(qū)地塊,房企仍保持較高參拍意愿,這些地塊往往具備質量高、周邊配套較為完善、所處區(qū)域房地產市場短期庫存相對合理、項目流速確定性較高等特點,企業(yè)布局或深耕意愿強烈。但針對非核心區(qū),在“以銷定投”策略以及房企資金端仍承壓下,房企拿地較為謹慎,在新房市場信心尚未明顯修復前,土地市場點狀高熱、分化加劇現(xiàn)象預計短期仍將延續(xù)。
責編:王璐璐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