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9dl2d"></span>
  • <th id="9dl2d"></th>

    1. <dd id="9dl2d"></dd>

      <tbody id="9dl2d"><noscript id="9dl2d"></noscript></tbody>
    2. 11月3日晚間重要資訊一覽
      來源:證券時報網2023-11-03 21:08

      【要聞速遞】

      1.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明確了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詞”,包括活躍資本市場、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等。記者了解到,證監會正在醞釀多項改革舉措以落實金融工作會議要求,持續改善市場預期,如將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在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鼓勵長期價值投資等方面,研究推動新的若干重要舉措;多措并舉激發債券市場活力;推動出臺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加大對資金占用等背信行為以及第三方主體配合造假的追責力度等。

      3.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表示,我們將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精準有效實施宏觀調控,扎扎實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突出做好擴需求、強實體、防風險、保民生。具體來講:扎實推動已出臺的宏觀政策在微觀層面落地見效。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穩住外資外貿的基本盤。扎實推進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建設,確確實實地解決部分企業的經營困難和問題;穩妥有序化解經濟金融領域的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扎實做好歲末年初的民生保障工作。(央視新聞)

      4.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發布專欄文章表示,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人民銀行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力度不緊不松,持續穩固對實體經濟的貨幣信貸支持,又沒有量化寬松超發貨幣。堅持動態平衡,前瞻性統籌考慮跨周期政策目標,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下階段要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偭可?,保持貨幣信貸和融資總量增長合理、節奏平穩、效率提升。準確把握貨幣信貸供需規律和新特點,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從更長時間的跨周期視角去觀察,更為合理把握對“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的理解和認識。要更多關注存量貸款的持續效用,提升存量貸款的使用效率。

      5.證監會根據《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66號)相關規定,修訂了《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主要內容包括:一是促進功能發揮,突出服務實體經濟主責主業。對證券公司開展做市、資產管理、參與公募REITs等業務的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予以優化,進一步引導證券公司在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發力,充分發揮長期價值投資、服務實體經濟融資、服務居民財富管理、活躍資本市場等作用。二是強化分類監管,拓展優質證券公司資本空間。適當調整連續三年分類評價居前的證券公司的風險資本準備調整系數和表內外資產總額折算系數,推動試點內部模型法等風險計量高級方法,支持合規穩健的優質證券公司適度拓展資本空間,提升資本使用效率,做優做強。三是突出風險管理,切實提升風控指標的有效性。根據業務風險特征和期限匹配性,合理完善計算標準,細化不同期限資產的所需穩定資金,進一步提高風險控制指標的科學性。對場外衍生品等適當提高計量標準,加強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有效性,維護市場穩健運行。

      6.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經常賬戶順差2089億美元,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6%,繼續處于合理均衡區間??傮w看,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積極因素不斷積累,繼續支撐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7.近日商務部印發《關于加強商務領域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圍繞促進品牌新發展、提升商業新品質、拓展推廣新渠道、豐富消費新場景,提出12條工作舉措,更好發揮商務工作聯通內外、貫通城鄉、銜接產銷優勢對品牌建設的促進作用,大力培育中國品牌,積極引進國際品牌,增強我國大市場對全球品牌的吸引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下一步,商務部將積極推進《指導意見》落實,指導各地建立健全促進商務領域品牌培育發展的工作機制和支持舉措,組織開展新消費品牌創新城市培育建設工作,實施“城市有禮”行動,豐富城市“必購必帶”特色商品,打造品牌宣傳推廣平臺,營造有利于品牌發展的良好氛圍。

      8.中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后,多家外資金融機構近日表示,中國經濟運行積極因素不斷累積,經濟總體回升態勢更趨明顯。由于三季度經濟表現超預期,多家機構隨之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瑞銀集團將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預測由此前的4.8%上調至5.2%;德意志銀行由5.1%上調至5.2%;野村控股由4.8%上調至5.1%;摩根大通從5%上調至5.2%。多家外資金融機構認為,中國三季度GDP增速超過預期,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多個指標呈回升態勢,經濟增長動能走強。(新華社)

      個股利好

      陜建股份:控股股東擬1億元增持公司股份

      科沃斯:控股股東擬不低于1億元增持公司股份

      時代電氣:控股股東擬5000萬元至1億元增持股份

      英力股份:控股股東擬1000萬元-1500萬元增持股份

      海螺水泥:擬4億元至6億元回購股份

      拓斯達:擬2500萬元-5000萬元回購股份

      廣匯汽車:擬1億元-1.5億元回購股份

      云南白藥:大股東國有股權公司引入中國人壽增資110億元

      萬方發展:擬收購控股子公司29.52%股權 完善軍工產業布局

      【新股申購】

      116日(下周一),共有1只新股申購。泰鵬智能申購代碼:889878,申購上限57.00萬股,發行價8.80元。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小说图片区综合在线,日本公厕撒尿高清视频,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网站,少妇自慰毛多水多

        <span id="9dl2d"></span>
      • <th id="9dl2d"></th>

        1. <dd id="9dl2d"></dd>

          <tbody id="9dl2d"><noscript id="9dl2d"></noscript></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