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明確了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詞”,包括活躍資本市場、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等。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資本市場的定調偏積極,表明了中央對于市場穩定和健康發展長期關注和呵護意圖,更多政策落地可以期待,當前A股估值歷史低位疊加多方政策提振之下,A股企穩向上態勢更加明確。
記者了解到,證監會正在醞釀多項改革舉措以落實金融工作會議要求,持續改善市場預期,如將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在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鼓勵長期價值投資等方面,研究推動新的若干重要舉措;多措并舉激發債券市場活力;推動出臺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加大對資金占用等背信行為以及第三方主體配合造假的追責力度等。
看點一:活躍資本市場改革不停歇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著力做好當前金融領域重點工作,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融資成本持續下降,活躍資本市場。
這是中央層面第二次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今年7月24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對資本市場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時,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證監會專門制定工作方案,并推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
一攬子措施短中長期相結合,3個多月以來,投資端、交易端、融資端、改革端等方面數十項政策舉措漸次落地,包括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從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市場投資生態、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等方面作出系統安排;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同步降低證券公司傭金費率等。特別是優化IPO和再融資監管安排,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持續引導上市公司中期分紅、股份回購和股東增持等舉措,契合市場關注點,在維護市場穩定方面助力不少,目前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廣發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陳福認為,“活躍資本市場”被再次提及,并與“更好支持擴大內需”相聯系,強調資本市場對于財產性收入及居民財富效應的重要意義,未來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工具箱有望加速推出落地。
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處了解到,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研究論證尚未推出的政策舉措,成熟一項、推出一項,持續改善市場預期。此外,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在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鼓勵長期價值投資等方面,研究推動新的若干重要舉措。
看點二:股票發行注冊制將走深走實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加大投資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樞紐作用的強調,明確了資本市場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各類金融工具和市場中的核心作用。資本市場創設的融資工具和融資渠道是最為豐富的,可以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資服務,資本市場還鏈接著居民、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是促進多方利益協調的樞紐。要發揮好樞紐功能,要求著資本市場在更好適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同時,要持續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場普遍認為,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是資本市場更好發揮樞紐功能的中心任務。隨著以注冊制改革為龍頭的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制度包容性適配性進一步增強,將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開更廣闊空間。
如何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證監會市場監管一部主任張望軍表示,證監會將持續完善發行、上市、交易、并購重組、退市等基礎制度,推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定型,增強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和普惠性。同時,大力推進投資端改革,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打通痛點堵點,引導社保、保險、年金等各類資金配置A股。持續豐富資本市場產品工具,提升投資交易便利性,營造“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注冊制下“放管結合”,在“管”的方面,上述人士指出,下一步,證監會將聚焦主責主業, 一是堅持“零容忍”查辦大案要案。結合全面實行注冊制新的市場形勢,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嚴重影響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加大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指使公司造假,以及保薦承銷、審計評估、法律服務等中介機構嚴重失職缺位行為的懲戒力度,讓做壞事的人付出沉重代價。二是進一步完善證券法律責任制度體系。推動出臺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加大對資金占用等背信行為以及第三方主體配合造假的追責力度。三是持續深化執法協作。進一步發揮公安、檢察機關派駐證監會的體制優勢,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的執法合作,通過適時開展專項行動、聯合督辦等方式,推動一批重大違法犯罪案件的快偵快處。
看點三: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加強基礎制度和機制建設,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大力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再融資和并購重組機制,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支持上市公司轉型升級、做優做強。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持續完善基礎制度建設,特別是針對個別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假離婚“繞道減持”鉆空子、大股東集中大額減持套現可能對股市運行形成一定沖擊等問題,在規則完善層面急用急補,有序推進,彌補制度漏洞,扎緊制度籬笆。包括補齊“繞道減持”的規則漏洞,將減持與破發破凈分紅等情況直接掛鉤,從快從重嚴厲打擊違規減持行為等。
2月以來,并購重組領域全面實行注冊制,證監會優化重大資產重組認定標準,將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底價由市場參考價的九折將為八折,提高了交易雙方的博弈空間,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證監會持續優化并購重組監管機制,延長了重組財務資料有效期,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包容性。
據了解,近期監管部門還將出臺定向可轉債重組規則,滬深交易所正在研究完善重組“小額快速”審核機制。并購重組的政策環境將更加優化,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將更加彰顯。
在吸引中長期資金方面,記者從接近監管部門人士處了解到, 證監會將持續加強部門協同,出臺《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提高各類中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積極性和穩定性,推動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與資本市場整體保持良性互動。
具體來看,一是推動提高權益投資空間。在年金基金權益類資產投資上限由30%提高至40%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各類中長期資金拓寬資金來源,提高權益資產投資比例,合理拓展投資范圍與策略。
二是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支持基金管理人豐富產品體系,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創設更多適合各類中長期資金投資的基金產品。
三是強化投資運作穩定性。以長周期考核為重要抓手,持續倡導各類養老金、保險資金等建立3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近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通知》,明確對國有保險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實施三年期考核機制導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期穩健經營,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
四是推動個人養老金業務高質量發展。推動將個人養老金制度擴展至全國,擴大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提升制度參與便利性,暢通全流程服務環節;進一步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體系,研究建立個人養老金投資顧問制度。
五是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制定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行為規則,發揮專業買方約束作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效能;優化投資交易監管,便利專業機構投資運作管理;完善風險管理工具,營造有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
看點四:多措并舉培養一流投行和投資機構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行業機構內部治理,回歸本源,穩健發展,加快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未來或出臺更多政策支持投行機構和投行業務發展,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多投融資渠道。
今年以來,證監會立足融資端改革,推動投行轉變發展理念,立足于“可投性”提升價值發現、估值定價、保薦承銷等專業能力,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標的,發揮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科技創新的重要功能。同時,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從制度規則、檢查執法、市場約束等方面多措并舉,壓嚴壓實投行核查把關責任,切實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
上述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指出,下一步證監會將推動證券基金行業強化“金融報國”的使命擔當,加快形成機構功能發揮更加有效,經營理念更加穩健、發展模式更加集約、公司治理更加健全、合規風控更加自覺、行業生態更加健康、文化建設更加深化、監管機制更加成熟的證券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在促進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證監會將推動證券公司投行、投資、投研協同聯動,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注冊制改革能力,助力構建為實體企業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的投資銀行,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引導中小機構結合股東背景、區域優勢等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做精做細,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狠抓投行業務內控合規建設,推動證券公司真正具備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切實歸位盡責,不斷提高項目質量。積極引導投行提高站位,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大局,切實發揮投行業務功能,主動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科技、產業和資本的高水平循環。四是鼓勵證券公司加強金融科技建設,提高交易服務能力,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提高線上業務覆蓋面,多措并舉便利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投資。
在促進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證監會持續完善制度機制,有效傳導監管要求,引導公募基金行業將更多資金配置到戰略新興產業等國家最需要的地方,進一步支持企業在原創性技術創新、“卡脖子”等關鍵技術領域開展攻關,更好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持之以恒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提高公募基金在A股市場的持股比例,引導基金管理人注重把握長期大勢,保持定力,不斷強化投資行為穩定性,夯實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基礎。
同時,證監會還將進一步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建立健全“教科書式”的監管模式和行業標準,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持續加強行業機構內部治理,深入開展行業文化綜合治理,在證券基金行業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夯實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文化根基,樹牢風險底線思維,始終做到“放得開、看得清、管得住”,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久戰。
看點五: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在路上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促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
作為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企業債發行審核職責劃轉是今年債市改革的重中之重。10月20日,證監系統明確了企業債券過渡期后轉常規的工作安排,各交易所發布了實操細則。企業債券過渡期后轉常規的首周,滬深北交易所累計受理 16 單企業債項目,發行人包括中國電建、北京國資、深圳地鐵、廣州地鐵等企業,擬募集資金超過600億元,主要投向新能源、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軌道交通、保障性住房等產業領域。
同時,債券注冊制改革持續深化,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今年1-9月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各類債券合計融資9.9萬億元。其中,科創債發行2559億元;綠色債券(含綠色ABS)發行1268億元;企業債券累計發行269單,募集資金規模合計3459億元,主要投向清潔能源、交通運輸、新型城鎮化等產業領域。截至目前,已上市REITs首發項目29單、擴募項目4單,募集資金超1000億元。
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處了解到,下一步,證監會將激發債券市場活力。全面提升債券市場運行活力和質量。加強債市投資端改革,推動允許銀行類機構全面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交易。壯大債券做市商隊伍,穩步推進詢報價制度改革,深化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推進多層次REITs市場建設,不斷完善REITs市場制度規則,推動REITs市場高質量擴容增類。落實REITs常態化發行“十二條措施”要求,推進優質項目供給,研究推出REITs相關指數及ETF產品,推動REITs市場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提升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健全公開透明、規范有序、廉潔高效的債券審核注冊體系。深化債券產品創新,優化監管服務,多措并舉提升債券融資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堅持底線思維,全力做好房地產、城投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繼續抓好資本市場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保持房企股債融資渠道總體穩定,支持正常經營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堅持“一企一策”,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強化城投債券風險監測預警,把公開市場債券和非標債務“防爆雷”作為重中之重,全力維護債券市場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