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ESG投資理念逐步生根發芽,上市公司的ESG表現,成為了市場在衡量公司可持續發展前景和競爭優勢時,除了公司財務報表外的另一可參考維度。
面對數以千計的公司,它們的ESG表現如何去衡量呢?這就離不開ESG評價了,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
什么是ESG評價?
簡單而言,ESG評價就是用一套方法,把ESG理念落地的效果,用評級、評分等形式直觀呈現出來:
◇對于包括基金在內的投資者來說,可以參考評價結果,比較各家公司的ESG相對表現。
◇對于被評價的公司而言,可以使用該評價體系,作為了解自己的優勢、短板、風險點和機遇的輔助手段。
ESG評價與ESG信息披露、ESG投資三者密不可分,互相影響。ESG披露信息是開展ESG評價的基礎;ESG評價結果可以為ESG投資提供決策參考。
ESG評價是怎么做的?
在全球范圍內,提供ESG評價的機構有數百家之多,包括了商業機構和非營利組織等。對于ESG評價的具體框架和指標,目前尚未有全球統一的標準,各評價機構的評價體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和方法,側重點不一,各有千秋。
總體而言,評價都涉及了以下三個步驟:
1、建立評價框架
進行ESG評價,首先要設定好需要考察哪些內容、采集哪些信息,評分標準怎么定。
整體而言,各評價機構會主要圍繞環境(E)、社會(S)、公司治理(G)這三個維度的具體項目,設計評價體系,逐一考評,綜合打分,常見的關注內容示例如下表:
來源:中國基金業協會《2019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報告》,根據三大國際組織指引(ISO2600社會實踐、SASB、GRI可持續發展報告)、五家全球ESG評級公司關于ESG評級的披露信息(MSCI、道瓊斯、湯森路透、英國富時、Morning Star),以及12家國際交易所發布的ESG投資指引整理。
2、收集數據
用于ESG評價的數據有定量和定性2種:
◇定量數據為具有數值特征的ESG數據,例如碳及溫室氣體排放了多少噸、排放強度有多大,通??芍苯咏y計、測算;
◇定性數據通常表現為文字,需按一定規則量化成定量數據。例如公司治理類信息,要綜合部分財務數據、股權激勵方案、員工參與度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并量化處理。
這些數據首先來自于信息披露。根據近期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的報告,目前逾1700家公司單獨編制并發布了2022年ESG相關報告,占全體上市公司比重的34%。其中,A+H、央企控股、主板上市公司發布率領先,銀行、非銀金融等行業ESG相關報告發布率超80%(來源: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中國上市公司2022年發展統計報告》)。
除此之外,評價機構還會通過其他渠道,如通過問卷調查、媒體報道、內部調研等方式,多方面收集、挖掘更多的信息,盡量完善數據庫,力求為評價質量奠定基礎。
3、處理數據,給出結果
收集數據后,評價機構會對數據進行處理,如采取匯總集成、查漏補缺、剔除異常值等方法量化評分,最后對不同的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計算綜合得分并給出具體評價結果。
ESG評價結果主要有“評級制”(如AAA、BB、C、A+、A-等)和“評分制”(如0-100分等)兩種,雖然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不同,但我們可以通過橫向對比評價結果在同行業中所處的位置,來評估公司ESG的相對表現。
在實際應用中,ESG評價的執行和應用則更加復雜,不同機構對同一家公司的ESG評價會出現差異:
1、ESG的數據收集非常龐大、復雜,可能涵蓋數百個細分指標,數據收集常會出現不完整、不直觀、或由評價機構用各種個性化方式補充的情況;
2、目前對于 ESG 評價全球尚未有統一標準,各家評價機構對ESG各項指標重要程度的判斷和評價,取決于自身對ESG的理解、評價目標等,需要采集哪些信息、怎么打分、如何賦權都各有不同;
3、不同行業往往有不同的ESG評價標準,行業劃分不同,ESG評價結果也可能有較大的差異。
因此,ESG評價結果僅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而不是體現某公司投資價值的決定性指標,投資決策中,往往還要結合公司財務表現等綜合考量。
整體而言,ESG評價用“看得見”的方式,一定程度展示了公司ESG整體表現,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公司的ESG價值,為ESG投資決策增加除公司財務報表之外的參考依據。
除標注外,數據及圖表來源: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